酒之物语,健康之路
我们有美酒相待来一趟神秘之旅吧热忱欢迎您来茅台做客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 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 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
清朝时期云贵总督张广泗奏请朝廷疏浚赤水河道,茅台始通舟楫。茅台更名“仁岸”,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
茅台镇的“红色记忆”,红军三渡赤水的渡口所在地,茅台酒便出产于这里,红军指战员们对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年红军三渡赤水河的茅台渡口朱砂堡的山顶上修建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还建有茅台渡口纪念碑、红军四渡赤水大型浮雕墙等等。
酱香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汇总,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精神的象征。 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迎八方宾客,接四海朋友。茅台镇现已建成:英雄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园、天酿景区、1915广场、国酒文化城、四渡赤水浮雕、彩虹桥、、茅台渡口、赤水河旅游公路等旅游景点,各种环境设施配置齐全,打造高端的旅游圣地。
茅台镇酿酒的水源是取自于源赤水河,这里的河水甘甜可口,可以酿造出来的酒非常甘美。赤水河也因为水色赤黄而出名,是酿酒师们口中传的美酒河,赤水河是长江上游自然环境保持非常好的流域,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
茅台镇的地层由沉积岩组成,为紫红色砾岩、细砂岩夹红色含砾土岩。茅台镇地质地貌构造,主要是侏罗白垩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形成时间已超过7000万年,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后成土母质的影响,茅台地区紫色土广泛发育。这种土壤一般厚度50厘米左右,酸碱适度。土壤中砾石和沙质土体含量高,渗水性很好,地下水、地表水通过红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形成清洌泉水。
冬暖、夏热、少雨,年均17.4℃,夏季最高温度达40℃,炎热季节达半年之久。冬季无霜期长,温差小,年均无霜期多达359天。而年降雨量仅800—900毫米。日照时间属贵州省内高值区,年可达1400小时。 炎热、少风、高温,使微生物群在此因而易于生长而不易被刮去,大量参与茅台酒的酿造过程。风速小,冬暖、夏热、少雨、少风的特殊小气候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从1992年起先后得到“全国小城镇重点建设集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称号及各项试点政策,使茅台镇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前沿阵地。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沉淀的是品牌
传世精品,倾力酿造
大师酿造
享受生活
富贵人家,家庭美满
御赐美酒-品味人生
让您鼠不尽的收获 鼠不尽的幸福 鼠不尽的钞票 鼠不尽的笑容
年份酒
10年份
姓氏定制、企业定制
权威发布
...
一群人,一辈子